查看原文
其他

视界观察:造物畅想——未来庇护所概念设计

Editor's Note

记得之前有一个僵尸末日主题下的人类庇护所设计竞赛,而今天介绍的学生作品也关注了这样一个畅想议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TransAxis设计坐标 Author TransAxis




嗨喽大家好呀~本期为大家带来浙江大学建筑系大三极具实时思考与创意的课题——“庇护所”。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我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了全新思考——建筑仅仅满足基础的居住体验就够了吗?人类的信息交流、娱乐活动、工作学习等物质与精神需求究竟如何得以满足?建筑在给人们以安全庇护的同时又能如何与城市产生怎样的运转与交互?花园城市理论、功能理性主义、健康城市等理论能给未来的人类“庇护所”带来怎样的革新?社会、技术、文化、生态等不同需求交织融合能够促发怎样的未来空间?带着这些对课题的疑问,我们挑选了其中七组设计团队,邀请他们分享自己心中关于人类庇护的遐想与设计。

七支设计小组的概念方案宣传海报



No 

1

庇护所:失调人的巴别塔



课题的名是庇护所,我们围着一座塔建了一个城。 

疫情或特殊的时期需要有一个场所能够收容被隔离的人群,被困在城中的人,这个时期结束了,这个场所本身对于社会还会有什么作用?

所以建筑的服务对象成了我们抽离出来优先看待的点,初始任务设定中的对象和独居的方式,被我们作为一个尺度标准来判断受众:谁会来到这里?以着怎样状态前来?来此处寻求什么?

我们归结:一是疫情下的疑似患者,或者由于疫情无法出城,无法归家的人;二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社会边缘人,无业流浪,流离失所,经济困难的人。

给这样的人群一个称谓和定义,他们在自身的某一方面是失控的,如生理健康,经济条件,精神状态等。他们是失调的人群,也正是他们需要被收容——从肉体到心灵。

落实到建筑上,是一个物质空间给精神空间的反馈。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曾经强调“人的情感在封闭家宅中爆发。这种爆发沿着家宅中阁楼和地窖之间某种独特的垂直性关联展开。屋顶象征着白天经验中的阳光与理性,地窖象征着无论白天黑夜都充满着的阴暗与非理性。”而那些人群,需要从地底走上天台,要从黑昼走向白日。


大洪水后,上帝承诺:“我把彩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做我与大地立约的记号,我使云彩遮盖大地的时候,必有彩虹出现在云彩中,以便见证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定,当彩虹出现的时候,洪水便不再泛滥,不再摧毁一切有血肉的活物”。


有一天,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怎知不会再有与诺亚时代相似的洪水将我们淹死,就像淹死我们的祖先那样?”“有彩虹为证”,有人回答道。“但是没有理由要把我们的将来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前途都寄托在彩虹上呀”,另一个人争辩说。于是,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 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广袤的大地上。”大家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


巴别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八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有螺旋楼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休息,也有人称其为天上诸神与凡间住所的踏脚处,是天路的驿站或旅所。


我们找了一个宗教感强烈的意象:巴别塔。

关于它的说法很多,我们取了想要的一种:它是古巴比伦人想要通过建筑达到天神的高度,到与神共处的状态的一个产物。当然现代人不必信鬼神,但仍需要有寄托。我们赋予庇护所这种神址的调性。失调的人群,物质精神生活都失了可靠,我们想用空间的表述手段来消除盲目与无助。我们想要打造的庇护所,充斥塔的意象,让它与都市节奏脱离,前来的人,会在这里能够安居与反思。它是被隔离者,被困者,失意者,迷惘者,破产者,流离失所者暂避风雨的宽慰。

讲了很多,只是想完成一些能够让人认识到上述转变的空间。


给个体一个不大不小的房间,搭配满足基本睡眠,洗漱,甚至于工作的基本条件。然后剩下的空间由光来满足。这里不需要落地窗式大面廉价的阳光,这是不所为人珍惜的。我们借用朗香教堂的洞口,把人丢进黑暗里,再给他一束光。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光影效果,不同房间的窗洞也并不同的,苦行僧们或许也能在这里对着墙上光斑沉思。


这些房间用一种古典,环绕的方式排成一圈。中间用一个交通塔实现各层之间的连接,塔的设立一定程度是为了提供之前说的神祇的意味。连接上下的塔用一个螺旋的楼梯围绕,攀爬过程本身增加一种特殊的秩序感,在每一层平台通过玻璃廊道到达脱离开塔身的居住体。整个建筑形体有一个双筒的嵌套关系。内部布置了电梯安全梯等保证通行便利,布置了一点能够用于相互交流,公共休息的设施。我们也考虑了一定特殊时期的用法,它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医疗工作者的医疗塔,被隔离的人员在自层走廊上活动,二者不影响。为了满足其他的一些生活需求,我们设置了建筑底层为主要的公共功能空间:医疗,饮食,活动集散等等,底层也以开敞明亮的底座形式与上部脱开。采取比较集约化的思路:需要交互比较多的行为集中在一个底部,居住的只能全放在占据大体量的上部。建筑外部有一些外挂的廊桥坡道,用来丰富内部穿行的可能性,同时也让人从外部得到关于内部形态的暗示。


由于居住体与塔身脱开,在此形成了一个回型的天井,天光从上方投射进来,通过玻璃的廊道产生反射与折射,在空间中制造材质与光线碰撞游荡的效果。内圈走廊的外墙也沿用异状的窗洞,光通过窗洞在走廊中形成布满光斑的走廊,住户恰逢合适的时刻行走在廊内,即置身光影只中。这种游离于现实和虚幻的效果正是我们想营造出来的一点建筑气质。


在交通塔顶部我们还设置了一个类似教堂的空间,里面没什么东西。通过电梯人只能到居住区的顶层,要上到屋顶天台和教堂必须通过最后一截螺旋楼梯。天台一直是一个比较可以玩味的空间,但是除了一个空空的小教堂我们没有做别的设置,人们可以选择不进入,在天台呼吸鲜氧,凝视面前山林;也可以自己走进那个小空间,面对投射到四壁上的阳光,外部的视线交流已经切断了,能够做的也只是静下来与自己相处。从下往上大致历经从开放的社交空间,独居的空间,最后到到顶部抽离物质功能的空间,人与场所各自完成自下而上转变的流程。

大小不一的窗洞给了建筑本身与城市建筑一定的疏离感,整个建筑体像一个巨型的方块悬浮在一个扁平的透明盒子上,加强了这种感觉。它不是一个未来的,超现实的建筑,相反的它可以被建造,只是它存在的原因,它的表象,提供给人一种不真实。

你可以指责它不是一个温暖家园,但它的冷峻是缺乏庇护的人对外界的表态。

江钧 & 李宜笔者与合作队友自画像方案:庇护所—失调人巴别塔



No 

2

Bubble-Link 拥抱细胞





当灾难来临时,人类如何找到栖居之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从未停止与灾害的抗争。疾病、暴力、战争,种种天灾人祸带来了不可计量的损失,身体受到伤害时,我们的心灵也会受到失去的痛苦。当灾难来临,当我们失去容身之所,当我们被迫划分为隔离群体,我们急需要建立与他人的联系,相拥取暖,毕竟群体性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气膜细胞旨在提供生理与心理双重的保护,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联系,并使这样的联系渗透进我们的组成部分,让我们相互依存,认识到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责任。



课程伊始,我们首先将目光放大到全局,寻找适合人类在多种灾难下栖居的临时住宅的形式。

气膜这一具有特殊形态的材料很快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在临时住宅的搭建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更重要的是,气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在灾难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当我们在气膜中面对他者时,透明界面在保持隔离的前提上,最大限度释放了我们的五感,我们可以触摸,可以倾诉,可以聆听,可以哀悼,这样的感情宽慰了我们也拯救了我们。或许在泡泡中,我们超脱了自身的利益,与社会紧密相连。 

可以说,气膜具有的透明性,我们将其定义为“打破隔离者之间的隔阂,抚慰心灵伤痛”。气膜由单元拓展到城市与社会,本身的形态带给面临灾害的人们柔软安心的放松感,透明界面作为媒介重新连接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接触与沟通,这一点在疫情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当特殊时期到来,大小不一功能多样的气膜如同城市中的一粒粒细胞,在各个角落生长,希望那时我们仍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拥抱细胞。

泡泡在城市中各处为不同的情况作出贡献的场景设想

有了这个方向后,我们发现已有不少建筑师和艺术家在气动领域做过不少尝试:
 
气膜作为巡演装置已有先例,这种可即时收放的特性吸引了我们,但是单层膜+气泵加压的组合无法满足其作为庇护所的基本要求

Haus-Rucker-Co,一个泡泡状的个人绿洲,该项目旨在通过扭曲公共和私人空间的体验,来消除人们对于环境的冷漠和被动接受

某例设计“大胆”的流浪汉庇护所,将简易居住装置接入城市家庭暖气。因为可能会引起使用者燃气中毒被批判为一个不负责任的设计

总结一下,以气膜作为居住空间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气膜的搭建快速,当有需要时可以迅速释放出足够的空间供人类使用,并且气膜内预置家具,满足居住的基本需求。

第二,每个家庭都可以储备压缩气膜以备不时之需,气膜在阳台、卧室等地释放使用,小区住宅就能够被很好的利用起来,不必再征用大型场馆作为临时的庇护所。

最后,气膜在各类灾害下都能较好的适应环境变化。例如在地质灾害时,气膜的抗挤压特性可以起到保护、支撑的作用;在气象灾害时,气膜能创造临时的水上住宅;在疫情时,气膜能够以最经济的材料隔绝病菌。理想中的气膜在任何时间、场所,只要有需要,均可以广泛的得到应用普及。甚至在未来,或许可以利用气膜打造空中城市,寻找新的家园。


泡泡单元平面、剖面

为了满足上述设想,在技术方面我们做了如下的思考:

首先,我们采用气肋式膜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搭建快速、回收方便、稳定性良好的优点。在气膜材料的选择上,使用透光绝缘,强度高,可100%回收利用的ETFE膜材

为了更好的发挥气膜特性,娱乐单元采用单层膜结构,通过机电设备在内部提供空气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居住单元采用双层膜结构增加保温性能,依靠气枕支撑主体。气膜内都有通风设施,用于过滤空气、置换空气、调节室内温度。机电设施依靠太阳能储存电力,以防灾害时期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装配方面,我们将气膜和附带产品装在350*500*600的箱中,便于大量运输,同时提供简易的迅速搭建设备。使用脚踏式气泵或电动气泵充气,充气式家具在气膜内一起释放,预计可以实现10分钟以内的快速搭建
应对不同灾害的示例

装配分析

最后,从庇护所的主题跳脱出来,对城市临时空间做了一些思考。说到底,气膜细胞也只是临时空间的其中一种界定方式。临时性建筑总让人想到那些美食节的帐篷群和色彩鲜艳的集装箱快闪店等,跟pop这个词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装置也被称为城市中的pop-ups)。但是如果在迅速变化、发展的当下更多地引入“临时”的概念,是否能打造更富有弹性的城市空间呢?

设计团队


Bubble-Link 拥抱细胞


丁任琪


徐晔





No 

3

POKEBALL
一个不断探索存在状态可能性的空间插件
 

背景调研

首先,针对疫情我们做了相关背景调研。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发展:

从历史角度看,打人类诞生起,传染病便一直与起伏的人类命运相互纠缠。大数据也显示,流行性传染病的爆发尚无识别性较强的周期规律——但自2000年以来,疫病爆发便愈加频繁。现今,掌握了更高的医疗水平后,人类面对病毒似乎也拥有了更多主动权;病毒传播层面,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条件也不可避免地加速了病毒的传播,使其作用范围快速扩大,负面影响更加深远。此类矛盾在是发展过程无法避免的一部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找寻到阻断疫苗前,如何更好隔绝病毒传播,为特效药物的研发与投入使用争取时间。这时我们首先能做的就是物理隔离。



马斯洛金字塔:

由此产生新的矛盾。如马斯洛金字塔所示,人类的需求远不止活下去那么简单;生存以上还有不可缺少的自我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等等上层需求。以隔离史角度,与认知水平提升,社会体制走向健全,心理与生理地位逐渐趋同的社会大背景背道而驰的是,隔离状态从最初地域范围集体隔离,到建筑范围隔离,再到现在的个体范围隔离,隔离灵活度的确不断上升,人类五大需求却被逐被压缩。现行条件下采取的简单隔离,实质为放弃心理需求以换取基本生存——虽达成隔离,却将导致被庇护人心理上或多或少产生压抑情绪。我们也知道,单纯为生存需求放弃心理需求乃是特殊情况中的下策。



方案提出:

我们期望通过设计打破这种现状,达成隔离情况下的无接触社交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思考——如何在疫情爆发当下将隔离落实到每个有需要的个体?如何适应不同个体的生存和心理需求?隔离状态下的无接触社交模式将如何展开?庇护所日常与应急功能该如何自由地转换?……

在种种诉求与希望寄托下,Pokeball应运而生!


我们试图探索一种在疫情情况下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在达成一定隔离的同时,具备自由移动的可能,能够支撑人们进行外出、社交与正常生存的建筑模式。概念构思阶段的最初,我们想到running box的概念——每个庇护单元是一个“box”,让每一个隔离舱按照既定轨道在给定的庇护所场地上随心所欲的移动(“running”),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交互,约定见面地点以达成“无接触社交”。而随着概念的推进,平时功能与特殊时期功能的转换需求和实用性让我们跳脱开场地的限制,转而探索一种生存空间的新的可能状态——一个可以适应多种环境的新型“plug-in”空间。疫情时是完美的隔离庇护舱,平日里也是充满无限可能等待进一步探索的插件空间。

Pokeball以一个可变可移动盒子的状态,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场景设定:

场景一:疫情再次爆发


未来,疫情再次爆发。信息网络让疫情预警变得无比高效。坐在家里沙发上看着最新疫情通报,你想起自己似乎有一些低免疫力症状——你需要进行自我隔离。这时,打电话向社区报告情况,排队等待进行集体隔离,和家人们分别上十五天,都已经是上一轮的历史。你只需要走进储藏间,在角落找到不足一立方米大小的折叠状态pokeball;抽出叶片和顶盖底座,展开叶片,锁定支撑扣,再逐一拼接在轨道上,只需要一刻钟, pokeball临时庇护舱的搭建就能完成。再找出模块化装配的气垫家具,跟随体内设计师灵魂的指引一通拼装——隔离生活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你甚至可以在家中完成整个过程的自我隔离,当然,也可以借这个机会一个人去户外边隔离边修养身性净化心灵。



场景二:日常使用
 

购买pokeball,源于一句宣传——“ Anywhere as you wish ! ” 

相较于特殊时期完全闭合的隔离状态,pokeball的日常使用方式可以更加多元,所能到达的空间位置也更加广泛。作为可变的临时性拓展结构,可根据需要对叶片进行折叠收纳,或变形形成不同的内部空间,成为房屋、汽车的拓展空间。产品化后,周围的每户人家似乎都会常备这么一个多功能空间插件。人们可以通过内部装配化接口对功能进行自行改造,或者只是单纯创造一个拓展的附属空间;走出门,pokeball也被附着于屋顶上和墙面,用以扩大客厅、阳台、茶室空间。由于较轻的重量和可固定的特点,pokeball更是可以作为车辆船舶的附属设施,成为出游时移动庇护的选择。


pokeball是疫情时的个人生存舱,也是平时空间的拓展气泡。平日使用的其他功能使其具有更高适应性以实用性,也让使用者打破地理位置的局限,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进行移动。

技术特色:

空间形成:提取花苞围合聚拢的形态意向。内部形成球形的空间。没有所谓的前后左右立面之分,而是一个可以自由进行旋转滚动的存在,每一块接触面都是可以利用的。有特定的外部部位可以进行固定。

刚度支持:以花瓣柔软的张力为参考,通过类似植物骨架的支撑体系得到每个叶片单元的骨架结构形式,新型合金材料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获取足够的刚度支持。通过叶片骨架沿滑轨滑移,顶部伞骨收放等方式进行折叠,操作简单。

交互可能:叶片单元骨架之间由细小的鳞片组合填充,形成围合界面。鳞片本身具有一定强度与智能化水平,以使用者的意愿为基础,可以自由改变每一块鳞片的透明性以达到交互的目的。顶部以伞状结构支撑起柔软的、仿生化的膜,成为对外窗口之一。

空间使用:相邻鳞片间预置了特殊接口,与家具和自由平面的插头结合达到固定的效果。均匀分布的统一接口让内部的布置充满了无数种组合可能性。化解了空间内部相对较小和不同个体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环境结合:叶片和底座经定制轨道组合在一起,满足叶片间相对滑移和底座翻转开合的要求。轨道底部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使用者可自行决定pokeball与所处环境的结合状态。
动力提供:由花瓣上的太阳能电池部分进行储能。为减轻box的重量、增强球体形态变化可能性,不另外配备自体循环系统。类似物质循环、水循环等,平时需要与外部进行交换;疫情时期也可以外部装配卫生间模块。


TO BE CONTINUED

1. 自适应变形,可以进行局部拓展,向外突出。同时每个叶片可以根据操作改变形态,表达语言。


交流中最重要的是语言的使用,或者说是符号的使用——肢体语言也是语言的一种,而如果丢失了符号,人们将无法正常交流。信息技术发达的今日,电信号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各种交流,但为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社交场景,我们期望在社交过程中隐去pokeball过强的围合封闭感和机械感,转而更贴近于使用者的肢体语言表达,成为“外骨骼”一般的存在。手段上,利用pokeball的可伸缩折叠叶片,我们设想该叶片可如同生物形态的形变一般进行局部拓展或向外突出。联想含羞草、猪笼草的叶片动作语言,叶片在被隔离人的操作下可以改变不同的形态,做出不同的拟生物行为动作,进一步表达语言。虽然和电信号交流相比, 是一种看似有一些低效的沟通,但近距离的真实场景社交需要的恰巧也是这样具有真实感的动作语言符号。


2.新型材料膜成为临时防护服。在新型膜材料研发的基础上,将交互从视线行为扩大到其他行为。将顶棚作为疫情时的特殊通道。


某些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会有胞吞胞吐的行为,排出或纳入不同的物质。疫情下,Pokeball从某种层面上也像是一个细胞,内部与外部隔绝,并有可变形的顶层薄膜,通过一定的行为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设想顶层的薄膜除了作为与外界隔离的屏障,将pokeball进行封闭,更可以如同肥皂泡一般,在人穿膜而出时,部分包裹于人身上形成临时防护装置,支持短时间的外出社交活动,满足更多样化的交互需求。


希望Pokeball可以成为未来发展状态下一种全新的空间体验。

设计团队


POKEBALL——一个不断探索存在状态可能性的空间插件


曹可


郭依瑶





No 

4

LEGO=HOME
 


01 关于庇护

“庇护”一词在汉语中没有搭配介词,但可以借助英文词组“protect A from B”理解,“庇护”是一种将A与B隔离开来的行为,人类庇护所就是使人类免受B危害的场所。这里的B有无限可能,可以是人类厌恶或恐惧的一切。在疫情爆发期间,B是病毒。在更广泛的语境中,B可能是野兽,是人群,是社交,是言语恐吓,是暴力侵犯……

每个人都企图逃离B,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逃离的条件。疫情期间,当我们把“自我隔离”看作一种个人选择时,数以万计的他们却没有选择的权利。当我们可以任意安排时间用于“独处”时,更多的他们却根本没有独处的去处。而“我们”和“他们”的身份也在不停地转换着,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被庇护的需要。因此庇护的对象A也具有多重可能。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种广泛而灵活的装置,尽可能随时、随地满足多样化的庇护需求。



02 关于LEGO

我们希望这个装置在各个层面都具有通用属性,从各个零件,到装配方式,到形成的不同层级,到实际的应用,都可以遵循简单的既定规则,并在规则之下产生无穷的结果。而彼时笔者手边的乐高玩具就完全符合这种逻辑。它的零件可以提取出几种基本单元,零件之间都是利用阴阳形完成插接。简单通用的零件与插接方式就产生搭配组合的多样化,最终的成品五彩纷呈,这就是乐高的魅力所在。我们在设计中保留了LEGO积木的经典形状,并自己设计建筑化的构件与组织方式。
 


03 秩序生成



我们的起点是一个1.5*1.5*2.4m³的单元,水平向以1.5m作为单位1。依据使用的需要,设置1×1,1×2,2×2三种尺寸的单元。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单元被拆分成整体框架(包括顶和地板)加四面的墙板。墙板有两种规格:宽1单位,宽2单位;四种类别:光面板墙,百叶墙,调光玻璃墙,自带平开门墙。框架的四面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墙板,或不安装墙板。
 
 
接着置入家具赋予每个单元固定的功能,得到七种单体:单人/双人卧室,大/中/小活动室,盥洗室,淋浴室。我们认为功能的专门化有利于形成多样的搭配方式,也更利于在城市中实现广泛的应用。
零件已备好,我们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量身打造TA的隔离房间。在完成功能的搭配后,再依次安装室内外墙板,形成完整户型。以下是我们罗列出的几种户型的例子,可以满足单人居住、双人家庭居住、三人家庭居住、朋友二人合住。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户型垂直叠加形成新层级,并加入单位楼梯和单位栏杆进行补充。在材质与结构足够牢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继续往高处生长。

 
最后我们将一层或两层的整体安顿到场地当中。乐高底板上均匀分布着圆形凸起,起到定位作用,其他零件可以安插在任意的凸起上。我们将场地看作一块乐高底板,进行定位的是给排水和供电的接口,相当于将场地划分出棋盘格,每一格都有对应坐标并保证水电供应,我们的积木要落到坐标上才能获得水电。当集中庇护的对象数量较大时,场地会被布置得满满当当,场地中心的塔吊可以保证待使用的房间直达任何坐标。


04 细部思考

为了展现出更好的适应性,我们的装置有许多可变部分,因此我们努力找寻操作简单的“变”的方式。

墙板是可变的。在墙板与框架的关系上,首先我们将框架的水平边做成滑轨,使板片可以灵活移动,然后在滑轨的两端,也就是竖直的边上设置固定构件,限制板片的移动。当板片两端都被限制,就成功完成固定。若有一端取消限制,板片可轻松卸出。若框架上两端已限制,使板片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滑动,就成为推拉门,在室内使用比平开门更节省空间。

单体的组合是可变的。表现不同功能的零件最初是独立的,但组合之后单体和单体、单体和楼梯、单体和栏杆、栏杆和栏杆之间都需要连接。由于我们所有零件的尺寸都基于共同的模数1.5m,所以在会发生关系的边上合适的位置设置插接的构件,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连接。

 
活动室的功能是可变的。除了必需的卧室与卫生间以外,人们还会有其他的空间需要,比如学习办公的空间,室内运动的空间,或者在最集约的户型中用于调整流线的空间等等。如果我们为每种功能都设置新的单体,无疑会增加巨大的成本,也违背了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初衷,因此我们试图用折叠家具让同一个空间在不同情况下发挥多种功能。


05 拓展应用

当场地内的需求量减少时,我们的单体可以被运输到城市的任何地方,在你平凡生活的场景里,作为公共场所中必要的独处空间出现。由于不同功能的单体可以脱开单独使用,能够实现利用最大化。或许有一天当你在人头攒动的街头感到疲惫,需要一个私密空间休憩片刻;在离家出走的夜晚,你身无分文地在街上徘徊,寻找一个安全点的容身之处;或是像笔者一样,在夏日的海边面对露天的公共澡堂只有无语和恐惧,只渴望一个单人的淋浴房……我们的装置可以提供临时的庇护,使你在心理上感到舒适自在。



06 白日梦

做这份策划的这段时间里,笔者在半梦半醒间幻想的是这样的场景:

眼看着只能露宿街头的人们被这些积木似的颜色靓丽的装置吸引,来到我们的场地入口,在一排像KFC自助点餐机的机器上选择自己需要的房间,按下“确定”后会生成坐标和一份装配说明,同时我们的塔吊开始工作,把需要的零件都运输到指定的坐标格子里,人们找到坐标就开始动手安装,很快就能入住……

场地之外,人们一看到我们的装置,就会感到安心,因为它们是“可以一个人安心呆一会儿”的标志……


或许有一天,“Let’s go LEGO!” 也会成为像 “Let’s go home!”一样成为温暖人心的一句话。

设计团队


LEGO=HOME  “ Let's  go  LEGO ”


潘若茗


韩侑家




No 

5

五色的自由国



背景&概念

在肺炎的特殊隔离时期,我们提出了关于不归之人庇护所的思考:

人要如何在被封闭的状态下享受自由的权利?人们每天一包一包出去买烟而不是一次性买齐一周的量,遛狗直到累得不行也不愿回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触手可及的自由难以实现,使得平常的东西也变得珍贵,实现自由与隔离的独处是一对矛盾,但模拟自由的状态却不与其矛盾,我们意图通过一种媒介使得人能够在被封闭的状态下也做到与自由时同等的事,以不平常的手段重现平常的生活


方案形成&运作机制

我们首先向疫情期间被关在家里的同学间开展了调研:你理想的隔离状态是什么样的?
我们一共收到了200份答卷,同学们理想生活十分丰富多彩,下至当代大学生赖以存活的便利店、快递站、图书馆,上至火锅奶茶KTV……大家都想得很美

但这么多功能,真的能都在设计里实现吗?


传统的隔离设施中,被隔离人员的行动范围都是被严格限制的,他们的生活需求则靠【配送物资】这一过程来满足。在杭州作为临时隔离点的酒店内,每餐饭都是靠小机器人送到房间门口的。饮食是易于配送的,可是如果健身器材、书库、游戏机也依靠配送,显然需要新的运输方式,造成人力成本过高、设施运营困难。

因此,方案提出将被隔离人员装入可移动的舱体,以【配送人员】代替【配送物资】,由于统一生产的舱体只需要一种运输体系,供给体系将得到简化。此外,每一个被隔离人员的活动范围也能得到大幅度扩展,实现将自由流线还给被隔离者。

隔离舱体案例
本次疫情中浙江绍兴援助湖北的隔离房
尺寸:长3.8m,宽2.4m,高2.8m
使用石材矿尾矿、建筑拆解尾料等3D打印约两小时可完成

场地内建筑物与构筑物分为舱、轨、站、塔四类

Ⅰ.舱体容纳被隔离个体的多数日常活动,在场地内移动

舱体通过家具形态变化可以在睡眠、工作、休憩三种室内布置之间转换,保证狭小空间内人的舒适、自如。

Ⅱ.轨道是舱体流线的物质载体,延伸至场地的各个角落

在舱体运行途中,如果需要改变方向,则可以在轨道转折处的【变向装置】上实现折返、转向。

Ⅲ.站点辅助舱体变更运行状态,分散地布置于场地内

场地边缘的站点允许舱体在其上栖居,中心功能区的站点实现舱体在轨道间的中转、舱体与功能塔的对接。

Ⅳ.功能塔为舱体提供服务,聚集于场地中部(也包括开敞的室外空间)

依照隔离等级从高至低分别表现为:舱体经过而不停留,仅提供物资交换;舱体经停,容纳室内活动;舱体在地面轨道自由活动,人员进入室外开阔场地。


由于人员的健康状况有多种不同情况,方案中根据不同症状设定了不同的隔离需求,每类需求呈现为一种颜色的环线,在最大限度提供活动范围的同时避免人员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各级功能占据环线内部的空间


红线临近场地外围,交通便捷,承担人员进出检疫与紧急医疗职能
橙线作为枢纽,提供最常用的日常饮食与基础医疗。
黄线安排在低平开阔一侧,物资流通量大,容纳快递商超及后勤车辆停放。
绿线、蓝线的休闲娱乐功能由景观与外界相隔,仅提供无症状人员,包含美食、运动、影院、图书馆及开阔的户外活动场所。

人员进入场地后即纳入实时健康评级,可在当前评级对应隔离等级的环线内自由活动。

以无症状隔离人员为例:一天的生活从功能层级最高的蓝色线路开始,可以通过换乘去到橙线的药店、蓝线的图书馆、绿线的户外活动场所、黄线的商超快递站,三餐也有多种选择,在结束一天的活动后回到蓝线,还可以看一场电影。


轨道之间的关系:轨道间根据分级产生高差,通过中央矗立的两个站实现轨道的换乘

方案最后:

场地上直立着代表自由的功能高塔,在这里我们的媒介是行动的舱体,人住在舱体里,舱体就像是防护服,为人提供庇护;当舱体移动与中央的高塔对接或停靠在场地边缘地面,高塔与室外场所便是舱体的扩充。我们庇护之外的的是病毒、是战争也可能是太空下的环境,实现这一切的过程便是人们在庇护下对自由的追求,

设计团队


五色的自由国


朱怡江


高存希




No 

6

方舟超市
Ark Supermarket



物资,乃生活之必需;

收容,谓灾时之要事。


超市是城市中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易平台,

也是大量物资得以储存的场所。

当灾难发生、交通瘫痪、物资转运困难时,

其利用自身物资即可运作。


超市亦为临时收容所的良好载具,

经过设计的货架可通过折叠结构被快速拉开,

形成收容舱。

舱与舱间互相隔离,

但配备基本设施、后勤系统保障独居生活质量。



方舟,一艘根据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以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躲避一场大洪水灾难。它意味着灾时人和物资的安全聚集地,在我们的方舟超市设计中对应的就是两个关键要素——人的收容与物资的储备。在设计中,可以看到精心设计的收容舱体,采用折叠系统,与超市货架结合,可快速进行平疫转换,考虑人居的极小尺度的同时也考虑了人的娱乐等心理需求。

背景观察

生长在和平安逸的年代,容易以为生活永远如一条大河般稳稳流淌。直到这次疫情的突然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周围一切都进入非寻常应急状态的模样,也让我们思考面对突发灾难的应对方式。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快速动工完成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作为从无到有新建的建筑,不论是设计还是施工,这速度都确实是令人惊叹。但是否有可能,这些应对灾情的应急建筑在平时就已建好并投入日常使用,当灾情发生之时只需进行内部较小的调整转换,即可变为一个抗灾庇护所,以此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关于转换速度的另一个点就在于转换方式,在前期我们也考察了多种临时避难装置,其中有通过夹层充气从一个手推箱变成的帐篷,也有如附在天花板上的弹簧般可下拉的罩子,还有当场拼搭组装的舱体,最后我们选择的是可左右开合的折叠结构,优势便是它较短的转换时间。 


 

我们还联想到了方舱医院,它就是在已有的大空间构筑物中置入隔间,而不是新建。问题在于,它隔间之间是空气完全可流通的,没有单体的隔离。虽然这对于方舱医院自己的功能定位,“收治轻症患者”,是合适可行的;但对于本课题,我们的目标人群中有疑似患者,意味着他有感染他人的风险也有本身无病却被感染的风险,所以最为稳妥的做法是让每一个隔间单体都互相独立,保持气密。


另外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疫情期间物资的短缺。不必说一时被哄抬价格、库存暴跌的口罩,也不必说各国医疗物资的暂停出口,单是日常需要的生鲜蔬果,其可获取度都比平时低许多——要么冒着风险出门去冷清的菜场购买,要么掐着时间蹲在线上平台抢菜。总之,物资在疫情时期上升到了尤其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寻思在设计中是否可选择功能上物资供应相对充足的建筑作为庇护所的载体。


Why超市?

结合这次疫情期间所见,我们认为平时战略储备胜过临时建造。并且观察到,物资的转运会在灾情头几天交通瘫痪时发生停滞。经过考量、比较,最终我们认为超市是个非常不错的收容所载体。

通常超市都会有几天的库存量,也有一套比较常态的运输模式。而当灾难发生时,就算是交通瘫痪,超市本身的库存量足以维持一段时间的供给,并且由于是常态的运输模式,也得以在交通问题解决后第一时间进行货物运输补给。我们也曾考虑过超市库存量可以维持收容所运转的天数大概是3-5 天(一般超市食品类也不会囤货太多以免坏掉),这个天数可能有点短。但经过调查后发现,往往灾难发生后的前5天是整个城市系统瘫痪的时间,之后差不多都可以恢复至少交通系统进行城市补给,能超过这个天数的灾难基本就真的非常严重了,那时候任何资源储备量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且直接使用超市进行一个转换还有一个好处,超市是在和平时期建造,资源相对都很充足,只要有合理的设计,基本都能改造成有收容功能的超市,而当灾难发生后可以非常高效的完成转换。相对的,灾后快速搭建可能会遇到灾难放生后无法立马将材料运输至现场,导致灾民最需要一个收容场所的时候(灾难发生至第三天内)没地方可住。还有就是超市因为是人们日常购买必需品的地方,所以肯定会散布在城市的各角落。这就有效的进行了收容点散布的想法,可以照顾到很广大的区域甚至说是全城市。

舱房设计

选择了超市当载体后,我们比较了几种转换的方式,最终选定了一个跟货架结合的方案。原因是这个方案在转换速度最快及建造会遇到的技术难题较能够容易的、合理的、低代价的解决。并且考虑了超市面积有限,不可能给予每个单元仓太大的空间,经过考量及测试最终确定了一个极小尺寸,内部净尺寸2000*2400的一个平面空间(不含厕所)。尽管看起来平面很小,但我们充分的利用了这个空间,使这个空间变“大”。


每个货架可以拉出两间隔离舱房,舱体我们选择采用钢化塑料为主,些许关键部位采用铝合金,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综合利益考量使其最轻便化。并在可移动部分下方装有滚轮,以便两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折叠操作。舱体伸缩部分我们予以透明膜材当做舱体的气候界面,这样有三个好处。

其一,膜只要通过两半舱体上的压力夹固定即可形成一定的密封;
其二,膜很柔软,方便折叠;
其三,透明的膜可以让人的视线穿透,减少人在小空间中的压迫感。


每间隔离舱拥有独立送回风系统、垃圾气动运输系统,可避免病毒、细菌的交叉传播。舱内活动我们考虑了人的日常行为,最后给予几个我们认为是最基本的行为,分别为睡觉、吃饭、阅读、运动、影音及娱乐。舱内家具设计为折叠式,在极小的平面中赋予空间最多的功能。舱体内置人体活动传感器,可捕捉使用者体征,可进行vr模式。

 
手机扫码VR观看不同模式下的舱体

厕所空间我们选择参考飞机厕所尺寸进行设计,将厕所空间压缩到极致尺寸,并采用一体式可折叠洁具设备,在微小空间总满足所有基本需求。


结语

本设计的重点落在舱体本身的设计上,折叠结构虽不是新奇事,但它可收可放的特性意味着其占有空间的动态性,本身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质。而对于疫情,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背景现状的考察、已有医院的(云)调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像对于舱体尺寸的推敲,是站在被收容者角度设身处地地进行的。

而对于庇护所与超市功能结合的提议,其实也并不是唯一解。相信下一次面对突发的灾难,我们能更为有所准备,化解危机。

设计团队


方舟超市


赵睿


郑力铨





No 

7

The Pipes

 

背景探索


“每次不幸都会带来有益的教训。虽然听起来有点冷漠无情,但人们确实应该未雨绸缪,预见可能发生的灾难,并提前做好准备。”


在人类社会稳步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2020,我们再次与传染病——这一人类文明史上千百年不散的阴云——进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正面交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尽管现代化的技术和有效的防控措施使我们快速阻挡住了疾病的步伐,但更值得思考的是我们是否能在灾难未降临前,就做好更多准备?

我们期望能创造这样一个特殊而灵活的“冗余空间”:一个平战两用的庇护所

在日常生活中,它承担社区医疗、居民散步娱乐、享受独处生活的功能;而在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不期而至时,能转化为收留需隔离观察的疑似患者、救治确诊病人的紧急庇护所。在功能之上更抽象地看待这个问题,即其需要能实现公共和独立的空间尺度转化,开放和私密的心理诉求转变,又能复制式的无限生长满足规模需求…

为此,我们找到了一个意象,它似乎能满足我们所有设想。

概念引入

相信大家都玩过这样一款休闲益智小游戏——接水管


玩家通过旋转每个水管单元的方向,将这些组件的开口连接起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一条完整的管道。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管道具有的特点:旋转性、复制性、封闭性、方向性

它作为一个基本单元,既可以通过拼接而形成连贯空间,也可以通过简单旋转断开与周围单元的联系,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小空间;同时,它又具备向多个方向延伸的可能性,只需复制单体,便可无限地生长。这些特质都符合我们对庇护所的构想。

那么如果将每个管道单元作为隔离者的独立居所呢?

我们由此探讨了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场景设想


首先从微观的角度,在独处功能的需求层次方面考虑到不同的被隔离对象对居住单元功能有不同的要求,是否能在基础功能之上实现更人性化。例如当入住者为上班族时对远程办公有较高要求,因此独立书房为必需空间;当入住者为老人时,会对厨房、洗衣等基本功能的便利有更高层次需求;当入住者为青少年时,除了学习所需的书房,劳逸结合的娱乐用房也应当纳入考虑。我们希望这个庇护所提供的独居空间是个性化的,对不同特质的入住者提供自由化服务,提升居住舒适度同时满足心理需求。


在设计上将“水管”统一的单体形态作为独处空间的最小单元(半径为2.5米、高度为6米的圆柱体),内部安置基础的卫浴设施与睡眠场所。同时两层各设置了一个接口用来连接外设功能——书房、厨房、游戏房、洗衣房…


其次这个课题也有考虑到独居者对公共性和私密性的心理诉求问题。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中,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威斯汀把私密性分为四种梯度,分别是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独处是指个体把自己与其他人分隔开,或者避免被他人观察到的状态。那么公共性就意味着可被观察,更极端一点的表述则是窥视。一般在公共建筑的空间序列设计上,会根据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的顺序排列,如一幢办公楼,总是先门厅、咖啡座,再是接待室、办公室,最后是密室。通过这样的安排,在空间关系上保证使用者对私密性的要求,使其心理在公共性和私密性之间取得平衡。


在我们的设计中,被隔离者处在单体空间内,不存在复杂的空间序列关系,因此是通过简单的视线处理来解决,希望达到“能和天上的鸟儿挥手,也能和你问候”的状态。将每个管道单元设计为可水平旋转,为有着不同需求的人们提供调整的余地,居住者们可以自行选择是将窗口面向邻居进行日常招呼,也可选择将窗口面向外部欣赏城市的风景。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管道可灵活旋转的特点为“平战结合”提供了条件:在平时连通成整体,创造大空间作为公共设施服务;在紧急时期分为单体,成为独处空间保证居住者的隔离。而其管道的可复制性还使得庇护所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向各方向无限延伸,只需在仓库储备有多余的单体,便可以在空间不足时进行安装,迅速增加庇护所的可收容人数…



结语

将“管道”作为意象置入设计中,我们只是完成了初步“抛砖”的工作,还有更多的设计可能性和技术落地性值得挖掘。

把庇护所居住者作为完全“被服务”对象时,与将入住者放在主动位置上的“找服务”状态有很大区别。除了物质的输入、精神生活的摄取,也有废弃物的输出等更人性化的需求,为了实现长期完善的庇护所生活,更需要将独立生活需求作为整套系统进行思考。 

同时在现在的疫情背景下,社会对“冗余建筑”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团队


The Pipes


徐茜


陈柔安



七支设计团队风格迥异,既有对人类精神层面的追寻探讨,传递文明悲悯之心,也有大开脑洞探究未来移动庇护的全新可能性,也有结合当下社会资源体系挖掘原型单元的组合与多功能拓展性,还有顺应实事研究社会与个体体系关系机制的构建与应用。总之该虚拟课题更多传达的也许是设计师可能不是社会体系变革的主导与中流砥柱,但是他们对美好未来所具有的联想、创新与探究能力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与动力吧!

文字 & 图片:浙江大学庇护所课题设计作者
整理 & 编辑:王祥
————————————

-END-

来源 / TransAxis设计坐标





宅家拍电影!看国外网友如何玩转虚拟拍摄
《小妇人》,旧时代女性的新篇章
《她》,科幻电影的小众设计思路
《爱尔兰人》:毫无痕迹的美国黑帮日常
郑辰:电影工业下的美术探索
《复仇者联盟》最新幕后设计解析来了
虚幻引擎或许是未来影视动画行业的必备技能
录屏来啦!CG电影分享会高能时刻回顾
硬核科幻:强大的幕后制作设计(下)
好莱坞电影美术的百年发展史


 欢迎热爱电影设计的小伙伴们投稿 

活动qq群:882842048


投稿 / 转载 / 合作 / 入群

请联系微信:

bingfmj001


-电影设计师编辑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